【学习园地】合同请求权的搜寻、检视和主要证据


合同请求权的搜寻、检视和主要证据
合同请求权的搜寻、检视和主要证据,是将法律理论转化为诉讼实战的关键。
合同请求权的搜寻路径与证据概览
首先,根据合同的状态,确定请求权的可能方向。下图清晰地展示了合同请求权搜寻的两大路径及其下属类型,并标明了每类请求权的核心证据目标:

合同请求权的三阶层检视与具体证据清单
选定一个具体的请求权基础后,需按照以下三阶层模型进行精密检视,并为每个环节准备相应证据。
(一)阶层一:请求权是否成立?
请求权是否成立由原告承担举证责任,此阶段的目标是证明所选请求权基础的所有法定构成要件均已满足。
1.主给付请求权(如:请求支付价款)的成立证据
(1)合同成立且有效的证据
①《买卖合同》、《服务合同》等合同书、协议书原件。
证明意思表示一致的要约与承诺证据:如投标文件、中标通知书、报价单、订单、确认函、往来邮件、聊天记录。
②实际履行证明:如已支付预付款的银行回单、已交付货物的送货单,这些可以佐证合同已成立。
(2)原告已履行自身义务的证据
①交货/提供服务证明:买方签字的《送货单》、《收货单》、《验收合格报告》;服务提供的《工作记录》、《成果交付确认书》。
②质量合格证明:《产品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
③发票:证明已履行开票义务。
(3)付款条件已成就的证据
①合同约定的付款期限已到期(结合合同条款本身)。
②约定的付款条件已触发:如《验收报告》证明项目已验收合格。
③催款通知:证明原告已主张权利,并可能重新设定了履行期限。
(4)被告未履行义务的证据
①己方银行账户流水(证明未收到款项)。
②被告承认未付款的录音、微信聊天记录。
2.次给付请求权(如:违约损害赔偿)的成立证据(在主合同证据基础上,还需)
(1)被告违约行为的证据
①完全不履行:催告后仍不履行的通知、被告明确表示不履行的声明。
②迟延履行:合同约定的履行期限证明、实际履行时间晚于约定期限的证据。
③瑕疵履行:《货物瑕疵照片》、《第三方检测机构的不合格报告》、《客户投诉记录》。
(2)损害后果的证据
①直接损失:为弥补违约而额外支出的费用发票(如另找供应商的差价发票、维修费发票)。
②可得利益损失:以往的利润报表、同行业利润标准、市场行情报告,用以证明若合同正常履行本可获得的利润。
③违约金/定金条款:合同中明确约定的违约金条款或定金条款。
(3)因果关系证据
证明损失是由被告违约直接导致的,如因设备质量问题导致生产线停工的《生产记录》、《订单损失统计》。
(二)阶层二:请求权是否已消灭?
请求权是否已消灭由主张消灭的被告承担举证责任,但原告需预判并准备反驳证据。
1.清偿(已付款)的证据
被告需提供:银行转账凭证、现金收据(有原告方盖章或签字)。
2.抵销的证据
被告需提供:其对原告享有另一笔到期债权的证据(如另一份合同、判决书)、其向原告发出的《债务抵销通知书》。
3.提存的证据
被告需提供:提存机关出具的提存证书。
4.免除的证据
被告需提供:原告出具的《债务免除函》等书面文件。
5.解除的证据
被告需提供:其依法行使解除权的通知证据(如符合《民法典》第563条法定解除情形的证明)。
6.原告可准备的反驳证据:
①针对“已付款”证据,证明该笔款项是支付其他交易的款项(如提供另一份合同)。
②证明被告所谓的“债权”并不成立或未到期。
③证明被告的解除权行使不当(如不符合法定解除条件,或未履行通知义务)。
(三)阶层三:请求权是否可执行?
请求权是否可执行由主张抗辩权的被告主张并承担举证责任,但原告需预判并准备反驳证据。
1.同时履行抗辩权/先履行抗辩权的证据
被告需提供:证明原告未履行自身先行或同时义务的证据(如原告未交货的证明、原告交付的产品不合格的检验报告)。
2.不安抗辩权的证据
被告需提供:证明原告经营状况严重恶化、转移资产、丧失商业信誉等的证据(如新闻报道、司法查封公告、财务报表)。
3.诉讼时效抗辩的证据
被告需证明:原告的请求权已超过3年,且无中止、中断情形。
4.原告可准备的反驳证据(时效中断)
①起诉状副本、法院受理通知书。
②催款函及快递底单、签收记录。
③被告同意履行的录音、信件、会议纪要。
④通过短信、电子邮件、微信等可记录的方式发送的催收内容。
5.违约金过高的抗辩证据
被告需提供:证明原告的实际损失远远低于约定违约金的证据(如原告的财务报表、纳税记录,证明其损失很小)。
总结:证据准备的战略思维
1.围绕要件:将请求权基础的每一个法律构成要件,转化为一个待证事实,再为每个待证事实寻找证据支撑。
2.攻防一体:不仅要准备进攻性的“成立”证据,还要预判对方的“消灭”和“抗辩”理由,并准备好反驳证据。
3.证据形式合法:确保证据的“三性”(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注意保留原件,对于电子数据要做好公证或固化。
4.制作证据清单:在诉讼中,制作清晰的证据清单,说明每组证据的名称、内容、页码和证明目的,将极大地方便法官理解你的逻辑。
——润天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