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安徽润天律师事务所官方网站!
0551-6789 0002
业务研讨
  • 学习园地

    【学习园地】如何理解“请求权基础”

    润天律师事务所 2025-09-28 0

    【学习园地】如何理解“请求权基础”

                                         润天律师事务所                                                                                                                              润天律师事务所                                          
                                         2025年09月28日 11:27                                                                                          
    图片
    图片


    如何理解“请求权基础”



          “请求权基础”是理解规范出发型诉讼的核心钥匙,是法律人,尤其是民法领域最基本的思维方式。

    Part.

     核心定义

          请求权基础,又称为“请求权规范”,是指能够支持一方当事人(请求权人)向另一方当事人(义务人)主张特定权利(如支付金钱、交付物品、赔礼道歉、履行合同等)的法律规范。

          简单来说,它就是原告向被告提出诉讼请求所依据的法律条文。

    Part.

    为什么它如此重要?(寻找请求权基础的意义)

          在规范出发型诉讼(大陆法系)下,法庭诉讼活动围绕着一个核心问题展开:“原告的请求,有无法律上的依据?”

    (一)诉讼的起点与核心

          原告起诉时,必须明确其请求权基础。整个案件的审理,就是法官审查这个请求权基础的所有构成要件是否在案件事实中得到满足的过程。

    (二)法律思维的体现

          寻找请求权基础是法律人(律师、法官)分析案例的基本方法。它强制要求思考从“我觉得有理”上升到“法律上是否支持”。

    (三)明确审理对象

          它帮助法院明确需要审理的核心争议点。被告的抗辩也通常是针对请求权基础的构成要件进行反驳。

    (四)保障裁判的公正性与可预测性

          要求法官依据明确的法律规范而非个人感觉判案,保证了法律的稳定性和当事人对判决结果的预期。

    Part.

    请求权基础的思维模式:法律三段论

          请求权基础的适用过程,就是一个典型的法律三段论:

    (一)大前提:请求权基础法律规范(即法条本身,规定了构成要件和法律效果)

          例如:《民法典》第577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二)小前提:经证据证明的案件事实

          例如:甲方与乙方签订了买卖合同,甲方已交货,但乙方未按约定支付货款。

    (三)结论:将案件事实代入法律规范,得出法律效果

          结论:乙方的行为满足《民法典》第577条的构成要件(不履行合同义务),因此甲方可以请求乙方承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即支付货款)。

          在这里,《民法典》第577条就是甲方请求乙方支付货款的请求权基础。

    Part.

    如何寻找请求权基础?(方法与顺序)

          对于一个案件,可能存在多个可能的请求权基础。为了清晰、高效地分析,法律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相对固定的检索顺序,这被称为 “请求权基础思维”或“请求权基础检视体系”。

    (一)其基本顺序

          1. 合同上的请求权(基于有效合同产生的权利,如请求支付价款、交付货物等)。

          2. 类合同关系上的请求权(合同无效、被撤销或解除后产生的返还财产、赔偿损失等权利,如《民法典》第157条)。

          3. 无因管理上的请求权(没有法定或约定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而进行管理,如《民法典》第979条)。

          4. 物权关系上的请求权(基于物权产生的权利,如物上返还请求权、排除妨害请求权等,如《民法典》第235条)。

          5. 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他人因此受损失,如《民法典》第985条)。

          6. 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如《民法典》第1165条)。

    (二)这个顺序的逻辑

          先检查最特别的、当事人之间关系最紧密的法律关系(合同),如果没有,再逐步检查更一般的、补充性的法律关系(侵权)。这样可以避免法律适用的混乱。

    Part.

     请求权基础的实例分析

    (一)案情

          张三将一幅名画交给李四保管,王五未经同意,从李四处强行夺走了这幅画。

    现在,张三要起诉王五归还名画,他的请求权基础是什么?

          分析步骤:

          1. 确定请求内容:张三的请求是“返还名画”。这是一个要求返还原物的请求。

          2. 检索可能的请求权基础:

          (1)合同请求权?:张三和王五之间没有合同关系。排除。

          (2)无因管理?:王五的行为是侵占,不是为张三利益管理。排除。

          (3)物权请求权?:张三作为画的所有人,其所有权被王五侵害。查看《民法典》第235条:“无权占有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权利人可以请求返还原物。” 这完全符合!

          (4)不当得利?:王五占有画,构成不当得利,张三也可依据《民法典》第985条请求返还。但物权请求权是所有权的直接效力,更为直接和有力。

          (5)侵权请求权?:王五的行为构成侵权,张三可要求赔偿损失。但张三当前的首要目的是“返还原物”,而非“赔偿损失”。物权请求权更能直接实现其目的。

    (二)结论

          在此案中,最直接、最有力的请求权基础是《民法典》第235条关于物权人返还原物的请求权。

    Part.

    总结

          请求权基础是法律人将抽象法条与具体案件相连接的桥梁。掌握寻找和运用请求权基础的方法,是培养严谨、缜密的法律思维的关键。

          它要求我们不断审视案件事实与法律规范;整体理解法律体系,知道寻找依据;进行逻辑层次分析,逐一检查可能性。

          可以说,“找法”的过程,就是寻找请求权基础的过程。这是法律实务和法学教育的基石。

    ——安徽润天律师事务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