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安徽润天律师事务所官方网站!
0551-6789 0002
业务研讨
  • 学习园地

    【学习园地】规范出发型诉讼和事实出发型诉讼

    润天律师事务所 2025-09-26 0

    【学习园地】规范出发型诉讼和事实出发型诉讼

                                         润天律师事务所                                                                                                                              润天律师事务所                                          
                                         2025年09月26日 14:05                                                                                          
    图片
    图片


    规范出发型诉讼和事实出发型诉讼



      简单来说,规范出发型诉讼和事实出发型诉讼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诉讼思维方式,它们深刻影响了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在诉讼结构、审理焦点和法官角色上的差异。下面我将详细解释这两种诉讼模式。

    Part.

    01

    规范出发型诉讼

    (一)核心思想

          “从法规到事实”。诉讼的出发点是寻找一个能够支持当事人请求的实体法律规范(通常是成文法条)。整个诉讼过程被视为实体法规定的权利义务在审判中的贯彻和实现。

    逻辑结构:典型的法律三段论。

          1.大前提:实体法规范(例如,《民法典》第577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2.小前提:案件事实(例如,甲方未按合同约定向乙方付款。)

          3.结论:诉讼请求(判决甲方承担赔偿损失的违约责任。)

    (二)主要特征

          1.实体法中心主义:诉讼的目的是实现实体法上的权利。当事人必须主张其权利所依据的法律规范。

          2.法官角色:法官更像一个“适用法律的专家”,其首要任务是正确理解和适用实体法,然后将法律适用于其认定的事实。

          3.审理对象:诉讼标的通常被理解为实体法上的权利或法律关系(例如,“要求支付货款的请求权”)。

          4.当事人主张责任:当事人不仅要主张事实,还必须明确或暗示地指出其所依据的实体法规范。如果当事人主张的事实无法归类到任何有效的法律规范下,其请求将被驳回。

          5.典型代表:大陆法系国家,如德国、日本、法国以及中国(深受德日法系影响)。

    (三)诉讼流程(简化)

          1. 原告起诉:主张事实 + 提出诉讼请求(隐含或明示其所依据的法律关系)。

          2. 法院审查:首先审查原告主张的“请求权基础”是否存在、有效。

          3. 事实调查:围绕该请求权基础的构成要件,调查相关事实是否存在。

          4. 判决:如果事实满足法律规范的所有构成要件,则支持原告请求;否则,驳回。

    Part.

    02

     事实出发型诉讼

    (一)核心思想

          “从事实到救济”。诉讼的出发点是已发生的案件事实本身。诉讼被视为一种解决现实发生的纠纷的手段,目的是通过国家权力(司法)为受到损害的一方提供救济,从而恢复和平。

          1.逻辑结构:更注重经验和衡平。

          2.起点:一个发生了损害或纠纷的事实(例如,A的牛踩坏了B的庄稼。)

          3.过程:审查历史上类似的案件(先例)是如何处理的,以及如何做才是“公平”的。

          4.结论:法院决定是否应该提供救济(如赔偿金),并创造出相应的救济方式。

    (二)主要特征

          1.纠纷解决中心主义:诉讼的首要目的是解决具体的纠纷,而不是为了严格执行成文法。

          2.法官角色:法官是“纠纷的仲裁者”和“法律的发现者/创造者”。法官从事实中提炼出法律原则(尤其是在没有先例的情况下)。

          3.审理对象:诉讼标的常常被视为案件本身或原始纠纷。

          4.当事人主张责任:当事人的核心任务是向陪审团或法官完整地陈述一个“故事”(事实),并请求法院给予救济。至于这个事实背后对应哪条法律规范,是法官需要去思考和匹配的事情。

          5.程序优先:历史上,诉讼始于“令状”,选择正确的令状(程序)比实体权利更重要。这种思想延续至今,表现为对诉讼程序的极度重视。

          6.典型代表:英美法系国家,如英国、美国。

    (三)诉讼流程(简化)

          1. 原告起诉:详细陈述案件事实,表明自己受到了损害,并请求法院给予某种救济(如损害赔偿)。

          2. 法院审查:关注原告陈述的事实是否构成一个可以诉讼的“诉因”。

          3. 事实发现:通过证据开示、庭审等程序,全面查明事实。

          4. 判决:法官或陪审团基于事实、先例和公平原则,决定是否支持原告的救济请求。

    Part.

    03

    核心区别对比表

    特征维度

    规范出发型诉讼(大陆法系)

    事实出发型诉讼(英美法系)

    核心出发点

    实体法规范(法条)

    案件事实本身(纠纷)

    诉讼目的

    实现实体法上的权利

    解决纠纷,提供救济

    法官角色

    法律的适用者

    纠纷的仲裁者、法律的发现者

    诉讼标的

    实体法上的请求权或法律关系

    案件/纠纷本身

    思维逻辑

    演绎法(三段论)

    归纳法、类比推理

    法律渊源

    成文法(法典)为核心

    判例法(先例)为核心

    当事人任务

    主张权利并证明其构成要件事实

    陈述事实并请求救济

    Part.

    04

     一个简单的例子

          假设案例:张三乘坐李四的出租车,因李四违章驾驶发生车祸,张三受伤。

    (一)在规范出发型(如中国)诉讼中:

          1. 张三的律师会首先寻找法律依据,比如《民法典》中的“侵权责任编”或“运输合同编”。

          2. 如果以侵权起诉,则需证明:侵权行为(违章驾驶)、损害结果(受伤)、因果关系、过错。

          3. 法院的审理将紧紧围绕这几个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是否成立来进行。

    (二)在事实出发型(如美国)诉讼中:

          1. 张三的律师会向法院陈述一个事实:张三付费坐车,李四驾驶出事,张三受伤。

          2. 律师会论证李四违反了其应尽的“注意义务”,并援引类似的交通事故判例。

          3. 法院的核心是判断在这个事实情境下,李四是否负有责任,以及应为张三的损失提供何种救济(赔偿)。

    Part.

    05

    总结

          规范出发型诉讼和事实出发型诉讼是理解世界两大主要法系差异的关键钥匙。前者体系严谨,以成文法为纲,追求法律的确定性和逻辑性;后者灵活务实,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注重经验和个案公正。需要注意的是,在现代法律发展中,两大法系正在相互借鉴和融合(例如,大陆法系也越来越重视判例的作用,英美法系也出现了大量的成文法),但这种根本性的思维方式差异依然存在。

    ——润天律师事务所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学习园地】如何理解“请求权基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