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安徽润天律师事务所官方网站!
0551-6789 0002
业务研讨
  • 实务研讨

    漫谈写作:刻意练习“手脑协调性”,使写作更顺畅

    润天律师事务所 2025-03-24 0


    很多介绍写作方法的文章和书籍,都把写作能力和写作标准搞混淆。想要文章写的好,可以设定高标准,但要以写作能力的奠定和提升为前提;而写作能力的基础,就是能够顺畅地写作,也就是可以做到“所思既所写”。做到这一点,要具有“手脑合一”的能力,我今天对此做一下简要的介绍:


    01



    拆分写作的基本动作


    写作包括思考和输出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能否有效配合,决定着写作是否顺畅。

    1.很多人写作时卡顿,主要是因为深入思考的时候不能输出文字、输出文字的时候无法深入思考,因而是“写写想想、想想写写”,这样就会导致思绪的中断,无法进入沉思的状态;这种不断卡顿的写作状态,会使写作者很快产生急躁情绪,开始分神,容易使写作活动中断和停止,写作者容易陷入拖延、产生焦虑,写作任务一拖再拖、写作质量无法保障,形成恶性循环。

    2.如果在输出文字的同时,可以深度思考,思绪便得以铺展开,写作者的内心也会比较宁静,可以逐渐进入“心流”状态,不知不觉地就能完成写作任务,甚至会产生欲罢不能的写作冲动。很多高产的作者,就是因为能够在写作的过程中进入深思,根本不觉得疲劳和烦躁,而是十分享受写作的过程。


    02



    注重练习手脑协调性



    想要在输出文字的同时不影响深度思考,就需要进行手脑协调性的刻意练习。

    1.要能够熟练地运用输入法,很多人不能熟练地使用电脑打字,写作时手指找不到按键、眼睛离不开键盘,大脑里还在不断地拆字,显然无暇思考问题;因此,要先强化练习打字,不仅熟练地盲打,还要把打字练习成为接近本能的肌肉记忆,从而让输出文字尽可能较小地占用大脑的带宽,不妨碍大脑在打字时的思考,手脑协调性就容易提升,在打字时就具有同步思考的余力。

    2.在写作时,还要养成打字时不停止思考、在思考时不停止打字的习惯和能力,尽量做到“手脑同步”,而不是一段快速的文字输出、再停下来思考。即使思考和输出文字的速度不快,也没有关系,但一定要保持两者并行;只要坚持把思考的同时可以输出文字作为习惯、本能,最终形成肌肉记忆,写作就因为不会思考中断,自然就会更加顺畅,思绪在写作的过程中不断展开,陷入沉浸思考的状态。

    3.在写作中能够达到手脑同步的状态之后,仍然要长年坚持练习,做到“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才能巩固和提升自己的手脑协调性。在练习量上,每天至少要写上五千字,即使每天再忙,都要紧完成。事实上,如果每分钟可以输出一百字,这个训练量也只要五十分钟的时间。长期坚持,才能让自己的技能更强、更稳定。




    通过长时间的训练和坚持,你就会逐渐体验到写作时可以沉浸在思考之中,经常能够进入到“心流”状态,不知不觉就完成了写作任务,并且写完之后并不疲劳,反而有神清气爽之感。



    图片

    单玉成

    润天(上海)律师事务所律师


    图片

    注:尊敬的读者,感谢您的阅读。如果您认可本文,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让更多的人看的到。大家的支持,是我不断前行的动力,感恩有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