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安徽润天律师事务所官方网站!
0551-6789 0002
律所动态
  • 律所动态

    “社交礼仪、薅羊毛行为认定、刑法中的危险、带薪年假实现路径”业务分享

    润天律师事务所 2023-12-16 0

    “社交礼仪、非法获取优惠券的行为认定、刑法中的危险、带薪年假实现路径”业务分享

           2023年12月8日下午两点半,润天律所第十八次业务分享如期而至。本次由张洋律师、丁胜律师、杨宜律师以及合肥工业大学在读硕士吴杰分别分享了《社会交往礼仪》《非法获取平台优惠券等行为的法律定性》《刑法中的危险》《带薪年休假的实现困境与解决路径》四个主题。


    张洋律师《社会交往礼仪》

    图片

           张洋律师通过采访团队所有成员,汇总了大家想要了解、认为有必要了解的相关礼仪。从社会交往中的着装与行为礼仪、圆桌与会务礼仪、接待礼仪、沟通礼仪四部分梳理要点。首先,对男士女士的着装与行为部分分别进行介绍;其次,从圆桌和会务的主要内容中针对不同场合的座次及基本的行为礼仪进行解读;再次,主要介绍接待礼仪中接待客户的注意事项;最后,对沟通礼仪中的基础行为、行进、电话、乘车及语言的部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丁胜律师《非法获取平台优惠券等行为的法律定性》

    图片

    丁胜律师从非法获取平台优惠券等行为的法律定性入手,列举两个典型案例。首先,从商家组织黄牛用户冲销量“薅羊毛”的行为是否违反诚信原则存在的不同观点进行分析,认为商家依据虚假的销售量获得的平台现金优惠券的行为违背诚信原则,不属于民法上的欺诈行为,不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其次,对此行为在刑法上如何定性,是否涉嫌诈骗进而构成诈骗罪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得出,商家不存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欺诈行为。并且从罪刑法定原则出发,建议对此种行为,以平台规则或者行政管理处罚进行规制,上升到刑事犯罪的层面则有些大材小用之嫌。最后,对获取新用户首单补贴进行个人消费的行为是否涉及刑事犯罪的问题,丁律师认为平台只认用户的号码,只要有新号码就可认定为“首单”,并不会实质审查使用账号的人,比较符合互联网经济的特点,所以该行为不能被认定为虚构事实,进而不能认定为诈骗。


    杨宜律师《刑法中的危险》

    图片

    杨宜律师从危险实行行为、危险行为与危险结果之间因果关系的概念、危险犯中具体危险犯、抽象危险犯和准抽象危险犯进行了深入地解读。杨律师认为一个行为如果不具备对法益的威胁,就不具备行为的属性,也就不会进行到构成要件符合的判断当中。接着分析了对于有介入因素的情况下,危险现实化的判断步骤为,先判断介入因素是否异常,如果介入因素是行为原本就能引起的,那么介入因素所引发的结果便是行为的结果。如果介入因素异常,就看介入因素是否开启了新的危险,并覆盖了前行为的危险,如后行为取代了前行为的危险,因而死亡结果与前行为无关。最后,着重对准抽象危险犯需要有危险征表的抽象危险犯进行了提示,这种危险虽不近在眼前,但不能否认这个行为本身已经确实在酝酿危险。


    合肥工业大学在读硕士吴杰

    《带薪年休假的实现困境与解决路径》

    图片

             合肥工业大学在读硕士吴杰从带薪年休假的实现困境与解决路径进行了细致的解读,分别从现行带薪年休假的法律规定、法律属性厘定、实现困境、实现机制路径完善四方面展开论述分析。基于社会上现实存在的情况,梳理了四种带薪年休假难以有效实现的困境。第一、用人单位违反法定义务承担金钱赔偿责任导致的;第二、用人单位依法履行法定义务导致的;第三、行政介入劳动争议的实施机制难以有效实现;第四、用人单位及劳动者的认识偏差。我国带薪年休假保障实施的监管力度不足,主要体现在劳动监察不到位以及工会监管职能缺失等因素。


    分享现场照片

    图片

           润天律所每周五举办的业务分享会,其重要意义在于为大家提供一个提升团队能力、展示优良风采的平台,参会律师不仅能在会中学习专业知识,而且有机会对案件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对此,希望参会成员在每次业务分享交流中均有所收获,为各自的工作水平添砖加瓦,同时也欢迎更多律师同行关注润天并加入我们的学习分享活动!


    撰稿人:李诗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