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安徽润天律师事务所官方网站!
0551-6789 0002
润天律师
  • 道路交通安全

    【交通安全】机动车的损害,谁承担?

    润天律师事务所 2023-10-17 0

    【交通安全】机动车的损害,谁承担?

                                                                                               戴丹丹                                                                                                                              润天律师事务所                                          
                                         2023年10月17日 15:49                                                                                          
    图片

    关注公众号并留言 免费咨询

    图片
    图片
    图片

    案例比较

    图片

    案例一

    2019年4月8日20时,武家龙驾驶电动自行车,与郭继光驾驶无号牌普通二轮摩托车相撞,发生交通事故,致两车受损,郭继光受伤。郭继光经医院抢救无效于2019年4月9日9时55分死亡。徐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九里大队认定:郭继光的违法行为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承担事故的主要责任;武家龙的违法行为是造成事故的次要原因,承担事故的次要责任。

    郭继光的配偶及子女就郭继光因交通事故死亡主张各项赔偿诉至徐州市泉山区人民法院,泉山区法院作出(2019)苏0311民初3450号一审判决,支持了合计186651.45元的赔偿。


    案例二

    2016年5月21日15时20分许,张立玉驾驶的普通二轮摩托车,与姚金弟驾驶的电动自行车相撞,致张立玉、姚金弟均不同程度受伤,且两车不完全损坏。建湖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张立玉负事故主要责任,姚金弟负次要责任。

    事故发生后,张立玉就其医疗费、误工费、伤残赔偿金等费用要求非机动车方赔偿。后诉至江苏省建湖县人民法院,建湖县法院作出(2020)苏0925民初2027号民事判决,驳回了张立玉的诉讼请求。张立玉上诉,二审法院亦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图片
    图片

    上述两个案件都是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发生的事故,均造成机动车方人身损害,机动车方都负事故的主要责任,关于机动车方向非机动车方承担赔偿问题,法院却做出完全相反的判决。司法实践中,关于机动车方的损失是否可以向非机动车费主张赔偿裁判不一,存在不同观点。

    图片
    图片

    不同观点

    图片
    图片

    观点一:不支持赔偿;

    理由:首先,《道路交通安全法》76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该条规定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交通事故时,对非机动车、行人的损失,应当如何如何赔偿或分担,但是对机动车方的损失,如何赔偿或分担,该条没有明确规定。

    其次,根据“优者危险负担”原则,非机动车、行人也不应赔偿机动车的车辆损失。因为机动车无论在速度、硬度、重量及危险性等方面,均远高于非机动车和行人,应负更高的避险义务。机动车控制交通事故危险的能力和避险义务要远高于非机动车、行人。非机动车一方不存在故意行为,无需对机动车方的损失进行赔偿。

    最后,根据公平原则,非机动车不应赔偿机动车方的财产损失。通常当非机动车、行人与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时,非机动车、行人一方一般都会遭受人身损害,且大部分伤情都比较重,而机动车一方一般只是遭受财产损失,也就是说通常非机动车、行人一方遭受的人身损害往往要重于机动车一方的财产损失。如严格按责任比例分担损失,则可能会导致非机动车、行人一方所获得的人身损害赔偿冲抵机动车方的财产损失,明显不公平后果。

    图片

    观点二:支持赔偿;

    理由:首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没有规定的情况下,应当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的规定进行相关责任的认定,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 【过错责任原则】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非机动车方应该就其过错程度赔偿机动车方。

    其次,虽然我国目前《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司法解释虽未规定非机动车驾驶人对机动车一方具有赔偿责任,但也未明确排除非机动车驾驶人的过错责任,非机动车驾驶人不需要为自身过错承担侵权责任同样缺乏法律依据。非机动车方甚至主责或全责的情况下,若免除非机动车驾驶人应承担的过错责任,不但有违公平原则,也会导致非机动车方随意违反交通规则,引发交通秩序的混乱。因此,应当支持赔偿。

    图片
    图片
    图片

    作者观点

    图片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发生事故,非机动车方有责任,机动车的损失是否可以向非机动车方主张赔偿,作者认为应当分情形:若机动车方只是财产损失不应当支持赔偿,实践中法院也多数采用这种观点;若机动车方造成人身损害应当支持赔偿。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的立法本意是考虑到非机动车方在交通事故中受害程度常甚于机动车方,机动车方往往仅造成车辆损坏等财产损失,可能导致非机动车获得的人身损害赔偿抵不上机动车方的车损,如果支持非机动车、行人赔偿机动车方的财产损失,可能导致人命价值贱过车辆损失等极端情况的出现,即出现以财产损失抵偿人身损害的不公平现象,法律为保护相对弱势的非机动车方,而予以上述规定。因此,若机动车方只是造成财产损失,不应当支持赔偿。


    若出现机动车方人身损害的情况,一味地不支持非机动车方赔偿亦违背公平正义,机动车方的生命权同样应当予以保护。机动车交通事故属于特殊的侵权行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没有规定的情况下,应当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的规定进行相关责任的认定,非机动车驾驶人只要存在过错就应该为自己的过错承担侵权责任。若免除非机动车驾驶人应承担的过错责任,不但有违公平原则,也会导致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随意违反交通规则,引发交通秩序的混乱。

    图片
    图片

    戴丹丹


    图片

    上一篇:交通事故赔偿义务人
    下一篇:没有了

    Top